【盖氏网新闻】中华盖氏历史略

    中华盖氏网 2016年9月22日 盖永德


                     

最近我查阅了很多资料,总想对一些问题作出合理的解释,可事与愿违,前人之备述矣,而今我只能讲其大略。

西周初年的《禽簋》, 禽簋内壁的“王伐奄侯,周公谋禽祝,禽有脤祝,王赐金百寽。禽用作宝彝”铭文。说奄也是盖。古文盖字是,盇()字与之相似,汉代时已经用葢字,此葢字在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竹简中有存在。有人举出甲骨文盖字,其实不一定可信,甲骨文根本就没几个人认识。并且可认的字也不多。

先秦时期《世本》无盖氏记载。

汉应劭撰《风俗通•姓氏篇》无盖氏记载。

《史记;卷八十六;刺客列传第二十六》:荆轲尝游过榆次,与盖聂论剑,盖聂怒而目之。荆轲出,人或言复召荆卿。盖聂曰:“曩者吾与论剑有不称者,吾目之;试往,是宜去,不敢留。”使使往之主人,荆卿则已驾而去榆次矣。使者还报,盖聂曰:“固去也,吾曩者目摄之!”今山西省榆次区聂村人,因慕战国初著名刺客聂政而得名。聂村之名因盖聂而得名。如果仅仅是因为游历过榆次,就以其名命名村名,这未必可信。我以为盖聂定是居住在那里较长时间,后人为了纪念他而叫聂村。

《汉书.曹参传》孝惠元年,除诸侯相国法,更以参为齐丞相。参之相齐,齐七十城。天下初定,悼惠王富于春秋,参尽召长老诸先生,向所以安集百姓。而齐故诸儒以百数,言人人殊,参未知所定。闻胶西有盖公,善治黄、老言,使人厚币请之。既见盖公,盖公为言“治道贵清静而民自定”,推此类具言之。参于是避正堂,舍盖公焉。其治要用黄、老术,故相齐九年,齐国安集,大称贤相。盖公善治黄老之学,《汉书.曹参传》云:孝惠之年(公元前194年)丞相曹参,求为治之道,盖言治道贵清静而为民自定,曹参参用其术,使国安定,一时从学者甚众。

盖宽饶《汉书。盖宽饶传》《魏县志》盖宽饶(公元前105年―公元前60年) ,字次公,魏郡(今属河北)人,生约当西汉武昭宣时期,为汉宣帝太中大夫,奉使称意,擢为司隶校尉。司隶校尉,武帝特置,专门负责对京城的监察。上至皇后太子,下至公卿百官,可以一起监督,故称“虎臣”。宽饶刚直奉公,正色立朝,公卿贵戚惧恨,因上书言事,宣帝信谗不纳,神爵二年辛酉(前60年)九月,宽饶引佩刀自杀,众莫不怜之。

东汉《潜夫论》记载的姜氏中并无盖氏。

盖延
东汉虎牙将军。身长8尺,弯弓300斤。彭宠为太守时,任营尉。后与吴汉归光武,拜偏将军,从平河北。光武即位,封盖延为虎牙将军。

《后汉书;卷五十八;虞傅盖臧列传第四十八》盖勋(140年—191年),字元固。敦煌郡广至县(今甘肃安西县西南)人,东汉末期名将。盖勋曾任凉州汉阳郡长史,迁任汉阳太守,后入朝为讨虏校尉,颇受汉灵帝刘宏信任,出为京兆尹。灵帝驾崩后,董卓专权,为防止盖勋响应袁绍领导的关东联军,特将其征入朝廷,拜议郎。迁任越骑校尉,出任颍川太守,又被征入朝,因怨愤董卓而失意不已。初平二年(191年),因背疮发作,在长安去世,终年五十一岁。遗令不许接受任何董卓的馈赠,而董卓为表宽容,上表朝廷赠其东园葬器,陪葬于汉惠帝陵寝安陵。

敦煌盖勳

汉唐时期,甘肃境内有诸多大家族,这些家族多是从外地移民而来的。其中敦煌盖氏,是甘肃有影响力的大家族。

北魏时期盖氏三位地位显赫的女性

专家怀疑三位女性是高勾丽人或者是北方少数民族。我看证据也不足,其实猜测的程度很大。

第一位是盖太妃:盖太妃是景穆皇太子拓跋晃的椒房亦即任城王拓跋云之母(墓志是孟氏)。北魏前期皇室姻亲主要是邻国公主及亡国后没入宫中的邻国王公女眷,尚未与中原著姓通婚。景穆太子的几位王妃和椒房,郁久闾氏出自柔然,尉迟氏为西部杂胡,刘(独孤)氏属匈奴,慕容氏为东部鲜卑,符合这种情况。其余两位椒房阳氏、盖氏不知是否,但地位一定不低。

第二位是“清河郡君”:魏孝文帝文昭皇后高氏母盖氏。《魏书》说,高颺妻盖氏“凡四男三女,皆生于东裔”,后到龙城镇(辽宁朝阳),之前应在今辽东地区的高句丽。高颺女儿高照容由于德色婉艳,被龙城镇上表朝廷,冯太后亲自前往北部曹,看到高照容的姿容,认为他很奇特,于是进入宫廷,入宫时十三岁,后为孝文帝文昭皇后,生世宗。景明初,北魏世宗追思舅氏,封高颺妻盖氏(即世宗外祖母)为清河郡君。有史家认为盖氏是高句丽人。清河郡君,说明清河郡存在盖氏望族。后文盖巨源,源出清河。

第三位,北魏杨祯妻盖氏“北海郡君”:杨祯的父亲杨烈,龙骧将军、太原郡守。杨祯(北魏时武川镇人今内蒙古武川县人。也有人认为杨祯及杨忠为辽东人)因为军功为建远将军。北魏末年大乱,杨祯避地中山郡(在今河北省),孝昌二年(526年)秋,怀朔镇(今内蒙古固阳县西南)的丁零族镇兵鲜于修礼响应杜洛周,率众在定州左人城(今河北省唐县)起事,年号鲁兴,即北魏末年河北起义。杨祯结义兵讨伐鲜于修礼,阵亡。其子杨忠(507年―568年),字揜于,小字奴奴, 弘农华阴人,隋文帝杨坚之父,西魏十二大将军之一。据《北周书•杨忠传》记载,入周后,追封杨忠“母盖氏为北海郡君”。北海郡君就是隋文帝杨坚祖母。也就是隋炀帝杨广曾祖母。北海郡君,说明山东北海郡存在盖氏望族。可见北魏时期,山东与河北存在盖氏望族。

北魏盖隽

《魏书》列传节义第七十五记载

山东“鲁郡盖俊六世同居,并共财产,家门雍睦。乡里敬异。”

唐初有盖文懿,盖文达。

盖文达碑文涉及盖氏渊源:

盖氏源于嬴姓姜(吕)氏
《故蜀王师盖府君之碑》
尚书上柱国燕国公于志宁字处谧作此文
公讳文达,字艺成,冀州信都人也。
在讲述其姓氏渊源时提出,“……高山以画九州;营邱佐姬平牧野以开四履。鸿伐成家,拖青分社,人物奕业,高轨铭于景锺,英杰蝉联芳猷……”。
在昔四岳辅佐夏後氏大禹随山川以画九州。营邱:即营丘,古邑名。在今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北,以营丘山而得名。周武王封吕尚于齐 ,建都于此。吕尚辅佐姬周,取得牧野之战的胜利。以开拓四方。这里指出了,盖氏的始祖神是姜太公,姜太公的祖先是四岳,为尧帝四岳,在舜帝时为秩宗,典朕三礼,佐大禹平水土功劳很大,为禹帝的股肱重臣,受封为吕侯,被赐姓姜。姜太公因为有大的功劳而成就家业,官位显贵,从原社中分出另立新社,盖氏家族人物有重大的成就,高尚的行为规范铭刻在大钟上,才智杰出的人 绵延不断、连续相承美德。
是目前已知的盖氏源于嬴姓姜(吕)氏的最早记录。
 

唐朝盖蕃,堪称盖氏孝悌的楷模。

《唐故曹州离狐县丞盖府君墓志铭》,碑高宽各60厘米,墓志32行,正书。
府君讳蕃(盖蕃),字希陈,鲁郡泗水人也。齐太公(吕尚)裔孙,汉虎牙将军(盖)延之后。

唐朝 封演《封氏闻见记》中记载:“开元十九年,置先师太公庙。春秋二仲上戊日释奠,用张良配享,牲用太牢,轩悬之乐,八佾之舞。出师将发日,皆引辞。京兆功曹卢若虚录太公之后,姜氏、吕氏、尚氏、齐氏、高氏、卢氏、柴氏、庆氏、国氏、纪氏、绍氏、礼氏、贺氏、指氏、掌氏、历氏、牵氏、晏氏、望氏、献氏、易氏、章氏、谢氏、丁氏、申氏、营氏、浦氏、莱氏、许氏、盖氏、雍门氏、东门氏、子雅氏、子尾氏、子襄氏、子牙氏、子功氏、公旗氏、公牛氏、卢满氏、祭公氏、闾公氏、仲长氏、章仇氏等四十八姓,刻石为记。礼部员外郎崔宗之制铭,立于庙门。唐天宝中期,太学中太学生张絅上书:‘请于太公庙置武监。国子监相对,教习胄子。春秋释奠于先师太公,一如国学文宣王庙。’书寝,不报。

开元:(713年十二月—741年十二月)为唐朝皇帝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共计29年。“开元十九年……京兆功曹卢若虚录太公之后”。

《元和姓纂》 唐 林宝  元和:(806年 - 820年)是唐宪宗李纯的年号。盖  汉盖公又司隶检校盖寛饶  后汉二十八将左冯翊安平侯盖延渔阳 盖延代居渔阳   唐国子博士盖文懿宋州人 云其后也   秦府学士谏议大夫盖文达冀州人 洛阳后汉盖勲河南 《官氏志》云盖楼氏改为盖氏。

盖文懿说是盖延的后代。《后唐书》记载文懿,是贝州宋城人(《元和姓纂》记载盖文懿为宋州人,《册府元龟》记载为贝州宗城人。贝州在现河北邢台清河县一带,查无宋城、宋城应该是宗城之误。盖氏郡望为贝州清河郡,应为清河盖氏。)。武德初年,任国子助教。当时高祖另外在秘书省设置学校,以教育皇帝、诸王的儿子,任命文懿为博士。文懿曾开坛讲授《毛诗》,阐发题旨,当时公侯卿士都聚集一堂,互相诘问辩驳,文懿阐发宣扬风雅之旨,很得诗人的意趣。贞观年间,在国子博士位上去世。

唐朝林宝认为,《魏书•官氏志》盖氏是盖楼氏改汉姓。这里指的是北魏,陕西杏城盖吴为盖楼氏,羯族。鲜卑盖楼氏即羯族,原为匈奴治下之月氏,大月氏西迁,余部即小月氏。后归鲜卑治下。  

盖巨源,西川节度使、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国子祭酒、守兴元少尹、兼侍御史。    盖巨源,字匡济,清河(河北)人,西汉名臣盖宽饶(河北魏郡)之后,生于唐宪宗元和五年(810年),卒于唐懿宗咸通十四年(873年)正月廿六日,享年六十三岁。    

附 唐代《盖巨源墓志铭》    大唐故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国子祭酒、守兴元少尹、兼侍御史、清河盖府君墓志铭并序。前摄泸州司马兼军事判官、将仕郎、试太常寺协律郎崔璲撰。      

盖氏之先,起于神农时姜姓,封于齐,是为襄公之裔。襄公生桓公,当周世,与晋同称霸。后姜氏族分吕氏,亦为周尚父。周天子复封于齐,始自王父字为氏焉。逮于西汉,司隶校尉讳宽饶,家于魏郡,冠冕相继,皆族冠清河,今为清河人。昔者校尉直声大振于本朝,抗礼每持于卫尉,道秉刚毅,千古美谭,馀庆不泯,锺于南阳贰尹。府君之德行,可谓绍继祖先也。府君讳巨源,字匡济。文武上才,金玉重器,立名既彰于流派,立字可表于智谋。故名之与字,得谓其实矣。曾祖讳庭佺,骁卫大将军。王父讳俶,河南府巩县令。皇考讳自正,剑南镇静军使。公即镇静之子也。公筮仕西蜀,年始佩觽;职虽列于军戎,道每亲于儒墨。尔后艺业双茂,书剑齐声。攻笔扎而八体是精,躭典坟而五行俱下。故名儒之词藻刊在贞石者,多请公之能事,即郪中《牛头山寺冯翊公瑞圣记》、《益部江渎庙酒泉公广源碑》,皆公之遗迹也。以数善皆绝,吾道益高。节制相承,见待独异。主连营而训齐有序,临军镇而关戍无虞。既多立事之功,累授中权之职。大中初,冉駹故俗首率归降时,节度使扶风公,虑扣关之精诚,恐蕃情之多诈。将为侦逻,慎选全才。公去,乃单车深逾雪岭,斥候边徼,具审戎心。不劳百战之功,归复数城之地。因权郡印,以报殊功。自后监抚汶山,假领僰道,皆闻异绩,布在人谣。咸通四年,蛮寇凭凌,烽燧相警;一郡既失,万井未安。是时丞相兰陵公委公以左厢军侯,司察巡警,人心怗然。殊绩是列于奏章,竹使俄分于严道。公褰帷问俗,化洽藩条。廉每投钱,俭唯洗帻。长河既闻于兽去,合浦果见于珠还。开铃阁而琴尊满床,登庾楼而履舃交错。盖以公操有守,莅理无私;以致郡斋居多暇日。及闻受代,耆老乞留。事类卫卒之叩头,不坠次公之厚德。他日徵黄之后,阖境去思。果闻新恩,再临旧地。寇恂之重来河内,异世齐名;黄霸之再莅颍川,今不襄古。熊伏前轼,隼飞旧旟。仁化复霑於齐人,颂庭更增於茂草。公修孟氏之天爵,味老聃之退名。累至乞骸,因而辞禄。虽罢符竹,爰奉诏书;惭息繁机,又授兴元亚尹。居官未几,疾疹所侵,以至挂冠,寻医旧里。遽闻大限,风烛俄随,名德将沉,远迩伤悼!以咸通十四年正月廿六日,殁于成都府成都县花林坊之私第。享年六十有三。夫人太原郝氏,故黎州刺史郝同美之女。闺门令德,姻族所推。公已歌鼓盆,早伤舞镜。先公七年而终。子二人,长曰:居训,兼殿中侍御史。义遵慈教,训禀趋庭。亦擅二王之殊踪,兼负七步之才思;职列已重,宪秩兼崇。次子居诲,始总角之岁,有国士之风。皆公之行义所积,锺于令嗣矣。女三人,长适将仕郎吕庆;次适吴郡陆翱,早年夭逝;次适兼侍御史杜武。皆泣血居丧,时称达礼,即以来年五月廿三日葬于成都府华阳县升仙乡贸迁里,附夫人权茔。嗣子居训,虑陵谷之变迁,恐遮节之莫辩。因捧官讳,求族人而铭纪。

铭曰:盖氏之先  齐襄之裔  分族姜吕  辅佐周世  周复封齐  冠冕相继  奇节大名  汉朝司隶  当时名士  前古清风  德行独彰  秉直在躬  绵绵远派  积庆是锺南梁亚尹  不坠强宗  束发戌行  风标迥美  才艺优长  职业勤至  藩府重难  次第莅履  节制相承  见待独异  才赡八斗  书侔二王 金错连珠  鸟跱鸾翔  大儒词藻  翰墨是彰  援毫贞石  处处垂芳  冉駹故俗  姜维旧地  蕃浑向化  降书日至  将侦深情  慎选其使  既审戎心  因复故壘  五权郡印  二真竹符  移文请火  置水投书  六条化洽  千里人苏  郡斋多暇  雅歌投壶  考绩既周 人惜贤守  卫平叩头  今而复有 惟惧徵黄  前思借寇  一境蒸黎  同心异□  旋闻新命  重褰旧帷  班白相庆  尫瘵伸眉  化理益静  良术重施  严道于今未息去思  亚尹南梁  官声才振  将迎宠徵  遽闻疾疹  哲人其萎  高岳頺峻  逝水云流  哀悼远近  所叹者何  公之才长  清名虽振  大位未彰  幸有令子  其门必昌 松楸永茂  嗣续传芳      

盖巨源,《旧唐书》、《新唐书》均无传,仅宋代孙光宪《北梦琐言》中有:“盖巨源使君,乃西川大校、累典雄郡,宅在苦竹溪”。今从志文知,盖氏源出齐姜,为西汉名臣盖宽饶之后,本清河望族。曾祖庭佺,骁卫大将军,祖父俶,河南府巩县令,父自正,剑南镇静军使。該铭文渊源盖氏之先  齐襄之裔 ,与江苏盛德堂盖氏宗谱以陈戴为源不一致。江苏盖氏宗谱中也没有记载盖巨源其人。都认为是盖宽饶的后人,可源流却不一样。可见是后世盖氏族人的不同看法。唐朝卢若虚和盖巨源认为盖氏出自姜氏。盖氏是显于唐的,唐朝的盖氏名人最多。江苏盖氏谱系传说是盖文达定的世系。也就是说,盖文达和盖巨源都认为是盖宽饶的后代。可在源流上是有分歧的。那么只能有一个是对的,因为盖宽饶不可能有两个得姓始祖。

此处提到以王父字(爷爷的字)为氏,但不知这个王父字盖读什么音?但是传统固定用法都是读ge。

认为盖氏是王驩或者陈戴的后代,有史书记载是宋代人的观点。北宋以后,近世谱的产生,始自苏洵和欧阳修。苏洵说道:“盖自唐衰,谱牒废绝,士大夫不讲而世人不载,于是乎自贱而贵者耻言其先,由贫而富者不录其祖。而谱遂大废”。欧阳修也说道:“前世常多丧乱,而士大夫之世谱未尝绝也。自五代迄今,家家亡之”。当时很难看到家谱实物。族谱作为家宝,有的是秘不示人的,可能他们没有见到,说的有些夸张,但确实要比以前少了很多。

宋代 邓名世 《古今姓氏书辩证》盖:《韵谱》曰:古盍反。汉曹参师盖公。又有谏议大夫盖宽饶。虎牙大将军安平侯盖延,字巨卿,渔阳人。越骑校尉盖勳,字元固,敦煌广至人,家世二千石。汉阳太守进,生大司农彪,彪生思齐,安定属国都尉;思齐生勳,谓之盖京兆;勳子顺,永阳太守,皆有传及世系。唐安西都护(或云北庭都护)盖嘉运。后魏河南盖氏盖楼氏改焉。谨案《孟子》有盖大夫王驩,又曰陈仲子兄戴盖,禄万钟。《注》:盖,齐邑也。今宜曰盖氏出自齐大夫,食采邑于盖,以邑为氏,则祥明矣。唐魏徵,定天下姓氏,平昌郡三姓,山阳郡五姓,皆有盖氏。

此文中“谨案《孟子》有盖大夫王驩,又曰陈仲子兄戴盖,禄万钟。《注》:盖,齐邑也。今宜曰盖氏出自齐大夫,食采邑于盖,以邑为氏,则祥明矣。”这就是盖氏源于陈戴的出处,从此处可以看出江苏常州宗谱认为盖氏源自陈戴,是北宋以后的事情,而不是盖文达所为,应该是北宋盖辅所为。可邓名世没提盖氏出自姜氏,也没说王驩或者陈戴就是盖氏得姓始祖,“今宜曰”纯粹是他个人观点。纵观历代典籍,未见王驩为盖氏得姓始祖之说。此外,唐高宗武后时《姓氏录》青州成阳郡二姓,有盖氏。

北宋《资治通鉴》记载盖庭伦。

《通鉴》卷二一九说:唐肃宗至德二年(757)春正月,“河西兵马使盖庭伦与武威九姓商胡安门物等,杀节度使周泌,聚众六万。武威大城之中,小城有七,胡据其五,二城坚守。支度判官崔称与中使刘日新以二城兵攻之,旬有七日,平之”。

南宋 通志总序(郑樵)盖氏:古盍切。汉有盖公,又司隶校尉盖宽饶。后汉二十八将有盖延。又官氏志:盖楼氏改为盖氏。宋有盖源、盖沂、盖萬登科,并大名(河北)人。盖传,完州人。盖氏在 此部作品里,排在四声之入声。郑氏云:“四声者,以氏族不得其所系之本,乃分为四声以统之”。盖氏在南宋时竟不得其所系之本。说明郑樵并不同意邓名世的说法。


(南宋)罗泌《路史》
商周之际,有吕渭,字子牙,敏而内、智而动。偶诸阏游诸侯而不用,退居东海之滨,及弃于室,伏于兹泉,四友与居。文王见之,吕遯陈以钓道,遂成周业。是为太公望,师尚父,成王封之营陵,曰齐。十五世,小白伯于诸侯。又若世,而陈和移齐,钟鼎宝玉七百余年。后有丁牙、丘尚、左洴,国晏宾平,纪癸柴苑,庆贺掌厉,献易 氏。是年栾襄牵 ,青管柯析,其裔壬、角、望、绍、茶、骆、弦、旗、眀、灵、孝、彦,闾门栢亘威齐,盖铎畅李。
及子旗、子雅、子尾、子襄、子囊、子剡、子功、子牵、子渊、子泉、子干、子公、公齐旗、公牛、公牵、公翰,母知祭公仲长,诸儿士疆乐利。
齐季申鲜,将其雝门、东门、东宫、西宫、南史、邴意、独孤、宇文、东北、西南、四郭、若左右,子因之氏,其以采者,丙氏、邴氏、艾氏、隰氏、高氏、剧氏、棠氏、高堂氏、檀氏、灌檀氏、禚氏、甗氏、崔氏、移氏、若氏、丁若氏、陆地氏、大陆氏、井氏、百里氏、西乞氏、白乙氏、余氏、余丘氏、虵丘氏。若闾丘鉏、丘籍、丘咸、丘梁、丘廪、丘蒲卢、卢蒲之氏。
南宋罗泌也认为盖氏出自姜姓。

元代

盖苗

明代

腊撒长官司长管盖氏,由况氏改姓盖氏。

清代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五 氏族畧五

书中记载:

“盖氏【出自齐大夫食采于盖以邑为氏明盖天麟兴化知府】
【臣】等谨案移氏虫氏垣氏饶氏桃氏羊角氏养氏□氏盖氏郑樵皆收入四声及复姓而不详所自今据辨证补之又宋元明有人名可考者附録以广见闻亦郑樵于希姓采宋登科録之例.”
从续通志我们看出,盖氏以邑为氏,出自辩证,即两宋之交的邓名世之手笔。无法考证邓名世根据什么说盖氏是以邑为氏,但是到了清朝乾隆年间,似乎已经成了定论。

但还是没有指出具体的人,所以,王欢为盖氏得姓始祖之说还是没有证据。

清朝 陈廷炜《姓氏考略 》 (十四画)
盖:歌盍切。[辩证]齐大夫食采于盖。以邑为氏。又庐水胡有盖氏。又盖楼氏改为盖氏。并见[魏书]。
盖楼:代北姓。后改为盖氏。见[魏书官氏志]。氏族略作盖娄氏改为娄氏。
 

清代 张澍   《姓氏寻源》

盍氏:《路史》云:盍公先国王驩为大夫,齐地,在沂水西八十里。王信为盍侯即此,音蛤。一作#。(张)澍按:盍即阖姓之改也。一作盇。

阖氏:见《姓苑》。《路史》云:吴后有阖氏。澍按:罗泌盖谓阖闾之后。

盖氏:唐京兆曹卢若虚《录》云:太公后有盖氏。《辩证》云:盖氏出自齐大大,食采于盖,以邑为氏。《孟子》有盖大夫王驩,陈仲子兄戴盖禄万钟是也。唐魏征定天下姓氏,平昌郡三姓,山阳郡五姓,皆有盖氏。澍按:敦煌有盖姓。见《后汉书》。卢水胡有盖氏。元魏时之盖吴是也。见《魏书》。又按:汉盖公之盖。颜师古注:古盍反,邓元亚作居太切,误。
盖楼氏:《后魏·官氏态》云:盖楼氏后为娄氏,一云改为盖氏,楼一作娄。《北朝胡姓考》认为盖楼氏后为娄氏,误。

张澍认为,盖氏与盍氏是两个姓氏。山东的盖邑,原来叫阖邑,之后改作盍邑或盇邑。后来再改作盖邑。音蛤。但他又说:邓元亚作居太切,误。其实不是误,而是唐朝时就已经出现两个切音,颜师古注:古盍反。即ga。司马贞《史记索隐》:盖音古腊反。即(gà),接近匄,与邓元亚作居太切很接近,其韵为泰。所以我个人认为,盖(音匄),应该在唐朝就已经出现。又据盖(gà),唐代司马贞《史记索隐》:盖音古腊反。不知张澍对于司马貞的注音怎么看?司马貞与颜师古同为唐人,注音异也。可见当时就已经有两个读音。我以为原因就是方音造成的,加上少数民族改汉姓,使问题复杂化。那么为什么后来都说是一家呢?这要从历史上的统宗运动说起。

统宗运动:这从江苏盛德堂盖氏宗谱就可以看见统宗运动的痕迹比较明显。该谱是以北宋盖辅为迁常始祖,盖文达为统宗世祖。明朝的谱序中并未提及盖文达以上的谱系,自康熙年间的谱序看出,已经涉及很多地方的盖氏了,山东也提及了,可能并未去山东联系。不过他们的统宗也有失败的时候,无锡盖氏谋占族谱一部,就是遭到无锡盖氏的拒绝。无锡盖氏也够霸道了,不统宗也就罢了,还把人家宗谱留下不还。从后来的谱序中才看出陈戴为得姓始祖的。

统宗运动始于何时,顾炎武说:“同姓通族,见于史者,自晋以前未有。”还说“北人重同姓,多通谱系。”这种现象,自晋以来,史不绝书。现存的通谱多是明代以后出现的,明末清初年间极为盛行,顾炎武感叹道:“近日同姓通谱,最为滥杂。”这一倾向,即使到了清代以后也持续不减,特别是进入民国,通谱之风更是规模空前。统宗运动就是在更加广泛的地域基础上将族人的关系置于更加严密的规定之中,在相互利益一致前提下进行。以始祖为顶点,把现有的族人,作为底面的圆锥体来考虑宗族,也就是为了扩大底面,有必要伸长高度。也就是通过进一步抬高始祖的谱系位置,使现世族人更加广泛的参与,结成更广更大的宗族。要实现这一目标就有必要克服现在同姓人的利害关系一致和始祖溯源资料的制约,在谋求一些共同的利益,使宗族兴旺的同时,甚至作为社会的风潮必须要有这样的气势。

统宗运动表现在文化上就产生了通谱。通谱形成的过程常常是借助同姓不同宗的宗族通谱来壮大本姓势力。对此顾炎武(公元1613——1682年)感叹道:“近日同姓通谱,最为滥杂。”(《日知录》卷二三)。清初的史搢臣也叹道:“联宗一事,颇为近日恶套” (《愿体集》)。尽管家规、家训中也常见到戒滥杂之类的字眼,但滥宗之事依然有之。史搢臣在《愿体集》中说:“以漫不相识之人,一朝得第,认为同宗。”乾隆二十九年,江西巡抚兼总督辅德,在其奏议中有:“江西人民,妄联姓氏,醵金创立公祠”之语。并针对创立公祠说道:“今查同姓之祠,虽不能追其所归,大概由单姓寒门,欲矜望族,或讼棍奸徒,就中渔利,因而由城及乡,由县及府,处处邀约缴费,创立公祠。随窜附华胄,冒认名裔,而不肖之徒,争相仿效。”如上所述,仅仅因为同姓而欲认作同宗的倾向是通谱活动中所暴露的缺点。对此辅德在奏议中指出:“初得姓之始,及攀缘往代有名之人,以为公共之始祖,而各族专祠,因亦转相效尤,非刊立木主,即载入谱首,以为荣耀。其有近祖可考者,反置之于不论。是以各谱世系,尚多接续可考。独其始祖,则遥遥不相涉,盖本系从后妄行拟入者也。今饬查其本主,并吊验族谱,其祖及唐宋者,已为近代。而两汉以上唐虞三代颛顼、轩辕称为世祖者,比比皆是。甚有祖及盘古地皇者。又有古之奸逆人所不齿,如董卓、朱温之类尚为祖宗者。更有正史不载,仅见于稗官野史,如雷震子之类者,亦皆奉为始祖。其僭越荒唐,鄙俚悖谬,实为已极。”“古之奸逆人所不齿,如董卓、朱温之类尚为祖宗者”。这在今天看来没什么,或许真的是人家的祖宗也未可知。锡山吴氏把吴泰伯、湖北方氏把雷公、粤东简氏把周大夫师父公作为其始祖可以证明。尽管辅德等人反对,但时代的潮流以指向宗族大规模联合的方向,这一潮流不仅仅局限于江西一省,在华中各省都有,如江苏盖氏。华北也出现了一些小规模的通谱活动。古藤盖氏有此倾向,认为是盖宽饶的后代。德州的盖氏,则不明显,仅有使迁祖。莱阳盖氏始迁祖盖演,有北五支和南五支之分,这本身就是统宗。

那么,统宗运动的原因是什么呢?陈盛昭在《问俗录》中是这样描述福建仙游县的:“小姓畏大姓,甚于畏官”,“强凌弱,众暴寡,福建下四府皆然”。因大姓极其蛮横强暴,所以小姓为抗衡而联合成大姓,大姓为了与之对抗,反过来又结成更大的宗族。因此就不可能拘泥于永远保持其血缘上的纯洁性。于是就越过统宗谱的界限,不惜把与本族并没有关系的前世名人拿来作为始祖,也要完成以组成更大的集团为目的的联宗谱或大同谱。一般而论,当宗族各派系采取手段归于同一祖先时,统宗运动就开始了。莱阳盖氏族谱,江苏盖氏宗谱都有此倾向。古藤盖氏族谱由于丢失较多,此倾向较小。伴随着统宗运动,葛盖一家,郭盖一家,也就出现了。

当其共同祖先不明了时,就发展为联宗运动。葛盖一家、郭盖一家,就是联宗的产物。因为不知道谁是这三家的共同祖先。已经过去千百年了,实际上三家已经独立成三个不同的族系。这种同一姓氏,采用不同切音的方式区分不同的族系,在历史上是没有的。一般都是以地域区分的。宗谱中关于过去的记事,存在着大量的传承性,即使是错误的,后代也坚持是正确的。还有一点就是中国各地都能听到的迁祖同乡传说。具有代表性的有广东的南雄传说、华北的洪洞传说、华中的黄墩传说、海南岛的莆田传说。山西洪洞大槐树传说有盖氏。所谓自己是明初从洪洞迁居来古老的宗族,其中不无炫耀的成分。把它说成同期迁居传说更为妥当,。所谓同期迁居传说,即把始祖迁居年代,如湖南、湖北多说成是宋元期间,四川多说成是明清期间一样,在各地大抵相同。如黄墩传说是唐末、南雄传说是宋理宗时代、洪洞传说是永乐年间。莱阳盖氏传说是在明初洪武年间。太多的传说,太过一致。但是,其虚实混杂之处,才使得这种传说更有意义。为什么呢?是因为我们可以把这种传说的意义看做是在当地的社会中,把各宗族的历史基点,归之于公认的明初,并以此来定位其宗族渊源的一种努力的体现。也就是说,宗族在修谱过程中,可以让其尽量追溯其始祖,但要把始迁年代追溯到不被当地人所认可的时代,似乎有一定难度。也就是说大家都差不多,才可以被接受。可以说,各宗族的始祖迁居年代也是真假虚实相间的。

尊重族谱是尊敬祖先的表现,我们不可能也不可以否定族谱以及家族传说。传统与现实之间总是有矛盾的,再往前追溯已经是徒劳,没有确凿的证据,没人会相信。

莱阳盖氏二十五世           永德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