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中华盖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盖氏论坛 >> 源流古迹 >> 浏览主题 版主
 
 新闻公告   源流古迹   家谱分支   姓氏人物   姓氏企业   芳 名 录   姓氏取名  全部分类
  主 题: 盖国新论涉及的两篇文章 已阅:1347 / 回复:0(楼主)

成王伐东夷时之商盖国在今滨州市考证

渭南师范学院报  

2016年9月  第31卷  第17期

作者:吴名岗

摘要:周成王伐东夷时灭掉的商盖国在今山东省滨州市境内。清华简《系年》有"成王伐商盖,杀飞廉,而迁商盖之民"的记载,《孟子》说"驱飞廉于海域而戮之",《韩非子》有周公"将攻商盖,而商盖服矣"之语。商盖是"成王伐东夷"四国之一,《史记·周本纪》之"迁其君薄姑",薄姑就是商盖国君。今阳信县有"薄姑氏国""薄姑庙",惠民县有商墓薄姑冢。"薄姑氏国"即"商盖"国。在"薄姑氏国"周边有26处商周遗址。存世文献、出土简册、周鼎铭文、地方史志、商周遗址、商墓文物、地名遗留等,共同证明了商周之际的"商盖"在今滨州市。

《史记·周本纪》载:“召公为保,周公为师,东伐淮夷,残奄,迁其君薄姑。……成王既伐东夷,息慎来贺,王赐荣伯作《贿息慎之命》。”[1]133“成王伐东夷”是中国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事件,传世的舆方鼎铭文中之“周公征于伐东夷”,“禽簋”铭文之“王伐奄侯”以及周成王疐簋等都是“成王伐东夷”的物证。“成王伐东夷”奠定了周王朝的统治。商盖是周成王伐东夷中最大的诸侯国,也是四国中的最后一个。商周之际的诸侯国商盖,今天连名字都难于寻觅了!现今的网络时代,在网上连“商盖”这个词都搜索不到。但历史毕竟是任何人都无法改变的客观事实,无论是周人的有意毁灭还是后人的误读错解,都无法销毁地下的遗迹,无法销弭民间的传播,三千年来的蛛丝马迹还是为我们寻找商盖古国留下了文字和实物。被周成王伐东夷时灭掉的商盖国就在今山东省的滨州市境内。

其主要内容有七个板块

一、成王伐商盖,迁其君薄姑

清华简《系年》第三章记载: 飞(廉)东逃于商盖氏。成王伐商盖,杀飞廉,西迁商盖之民于邾,以御奴之戎,是秦先人。[2] “成王伐商盖,迁商盖之民于邾”说明“商盖”是周成王时候的诸侯国。比清华简稍晚的《韩非子•说林上》说:“周公旦已胜殷,将攻商盖。

二、薄姑是商盖国君

三、商盖国在海隅

四、大盖遗址是商盖国君墓

五、“薄姑氏国”就是“商盖国”

六、众多商周遗址是商盖在滨州市的旁证

七、商盖国与薄姑城

http://www.doc88.com/p-9942381258723.html

此网址为本文在道客巴巴的链接。读者自己可以去道客巴巴看看。

此外还有

《周成王伐东夷及其重大历史影响》

渭南师范学院报

2016年3月 第31卷 第5期
吴名岗
【摘要】:周成王亲政后,先命召公、周公复营洛邑,然后以"召公为保,周公为师"讨伐东夷四国:商奄、徐戎、淮夷、商盖。成王"残奄"后,"自奄归"。召公、周公继续伐东夷,直到"商盖服矣"。伐东夷后,周朝的制度才真正建立起来,自此确立了周公、召公共同辅佐周王的三驾马车制度,授予了齐国"征伐"大权,为巩固周王朝的统治奠定了基础。今人忽视周成王伐东夷这一重大历史事件,《通史》中代之以"周公东征"。这不符合历史事实。
网址:

http://www.doc88.com/p-2179724042622.html

商盖ge就是盖ge国,如果商盖不是商奄,那么它就是《山海经》里面记载的盖国。《山海经》记载盖国,是顺着黄河,自西向东的顺序,盖国之后就是朝鲜。按此方位,在滨州的可能够性较大,

后来的盖邑和盖国有关,那么盖邑的设置,是在原来盖国人居住地,还是把盖国人中的一部分盖氏迁到另地聚居后而设立的呢?如果此文观点成立,那么后来的盖邑,其人口应为迁移到南方沂源沂水境内。因为人们历来认为盖邑是在沂源沂水一带,而不是在滨州。

沂水县历史文化载:“沂”载入史册,最早见于《禹贡》和《周礼》。夏朝,其北、东境入青州,南境属徐州。商代沂地属人方。西周时,地属鲁国。因诸侯纷争,沂地隶属屡变,名号稍异。春秋为郓地,后入齐。战国称盖。

西周时,地属鲁国。按此解释,可能是由薄姑氏国迁一部分商盖居民到鲁国了。

两文堪称颠覆性文章,在传统观念面前,很具有挑战性。但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真心希望盖氏族人看一看,不要轻易否定。

孰是孰非,读者思考。

该帖子被gaiyongde在2017-4-26 21:04:17编辑过

作者:gaiyongde (2017/4/26 20:53:11)   回复此贴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4人 会员0人。列表: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本论坛网络实名:中华盖氏论坛  执行时间:302.7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盖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